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NASA绘制20年小行星撞地图:去年曾致千人受伤

2014.11.18 17:51:40
1 / 4
美国宇航局绘制的一幅新地图,名为“近地天体计划地图”。根据这幅地图,1994年至2013年间共有556颗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但绝大多数无害。地图中的黄点代表白天遭小行星撞击的区域,蓝点代表夜间遭小行星撞击的区域,大小代表撞击时产生的能量,单位为10亿焦耳。
18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NASA绘制20年小行星撞地图:去年曾致千人受伤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表示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的飞行速度超过绝大多数人的想象。根据他们绘制的一幅新地图——近地天体计划地图,1994年至2013年共有556颗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但绝大多数无害。地图中的黄点代表白天遭小行星撞击的区域,蓝点代表夜间遭小行星撞击的区域,大小代表撞击时产生的能量,单位为10亿焦耳。

  绝大多数闯入地球轨道的小行星体积很小,对地球无害,在进入大气层后分解,但也有例外的情况。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55英尺(约合17米),重量1万吨的小行星撞击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的突然撞击让当地居民惊慌失措。当时,这颗小行星共造成10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估计高达3300万美元。宇航局表示这是近地天体计划地图中最严重的一次小行星撞地事件。几年前,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一名骑摩托车的居民拍到一道闪光,据信是一颗流星。另一名居民也拍到了这个火球,当时它在地平线上空高速划过。目击者称这个火球发出绿光。

  宇航局表示近地天体计划旨在搜寻和追踪可能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太空岩石。他们指出:“新观测数据能够帮助科学家进一步精确估计近地天体的体积。搜寻存在威胁的小行星并确定其特征,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是第一要务。”

  宇航局一直致力于搜寻和追踪具有潜在威胁的天体,以便为地球争取到宝贵时间,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现在,他们正在实施所谓的小行星变轨任务,目标是在20年代之前让一颗小行星改变轨道,进入月球周围,便于宇航员进行细致研究。此外,他们还在研究让奔向地球的小行星改变轨道的其他方式,保护地球的安全。(孝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