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雷达望远镜合作捕捉金星景象:展现不可思议细节

2015.03.17 15:41:14
1 / 4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2012年获取的金星高分辨率雷达图像,是阿雷西博天文台与绿岸望远镜的合作结晶,揭示了山脉、陨坑和火山等金星地貌。当时,阿雷西博天文台发出的雷达信号穿过地球和火星大气层,到达火星地表后反射而后被绿岸望远镜接收到。
824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雷达望远镜合作捕捉金星景象:展现不可思议细节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地面光学望远镜眼里,金星被厚重的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的云层笼罩,很难看清地表。为了刺透这层“云面纱”,“麦哲伦”号等探测器会利用雷达,在雷达的帮助下揭示山脉、陨坑和火山等金星地貌。现在,天文学家将绿岸射电望远镜与阿雷西博天文台的雷达发射机结合在一起,从地球捕捉细节惊人的金星地表景象。

  阿雷西博天文台座落于波多黎各,所发出的雷达信号穿过地球和火星大气层,到达火星地表后反射而后被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绿岸望远镜接收到。这一方式被称之为“收发分置雷达”。收发分置雷达观测法不仅可帮助科学家研究金星地表,同时也可用于监测地表发生的变化。通过比对在不同时间捕捉的画面,科学家希望能够找到金星存在活跃火山活动的信号。他们认为这种图像还能揭示出其他动力学地质活动,为了解金星的地质历史和地下结构提供线索。

  华盛顿史密森尼学会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科学家布鲁斯-坎贝尔表示:“通过比较雷达图像寻找地表发生变化的证据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这些图像与早期观测时获取的图像结合在一起,进而得到大量信息,加深了对改变金星表面的其他过程的了解。”

  1988年,阿雷西博天文台首次获得金星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这一次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拍摄于2012年,是阿雷西博天文台与绿岸望远镜的合作结晶。最初拍摄金星照片时,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神秘的“Y”形覆盖整个地表,这个Y的出现让他们陷入困惑之中。研究人员上周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强风吹动云层形成了这个神秘的Y。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类似过程在太阳系内其他缓慢旋转的天体上如何发生。

  这一最新理论由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学研究所,巴斯克大学以及葡萄牙天体物理学与空间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提出。在金星上,强风驱动上层大气层,速度可达到每小时225英里(约合每小时360公里),每4到5个地球日环绕金星一周。金星本身需要243个地球日才能环绕轨道运行一周。也就是说,风速远远超过金星的旋转速度。在不同纬度,金星上的风速大体相同,但在靠近极地的地区,它们环绕金星移动的速度更快,因为这些地区的周长更小。由于顶部和底部的风移动速度更快,最终造就了神秘的Y形。(孝文)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