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17:59
2015年12月18日 17:59
2015年12月18日 17:59
2015年12月18日 17:59
2015年12月18日 17:59
2015年12月18日 17:59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明年,两组粮食种子将被储存到一座“末日宝库”里。该宝库是为了保障全球粮食供应而建造的,位于挪威和北极之间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于2008年开放,用来保存如豆子、大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子,以对抗由核战争或重大疾病引起的严重饥荒。
该宝库中目前已经储存了来自世界各国的86万多个样本。即使宝库中电力耗尽,它也会保持冷冻状态,将种子至少保存200年。
“这座种子宝库是备用计划中的备用计划,” Crop Trust的发言人谢拉·马丁(Cierra Martin)说道。该组织总部位于德国伯恩,负责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宝库的管理。
她表示,明年该宝库会新增加两种作物的种子,但具体细节目前尚不清楚。“两批种子将分别于3月和5月到达。”
为了保护储存在其中的种子,该宝库很少开放。
在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的要求下,叙利亚内战于今年9月创下了从宝库中取回种子的先例,
2012年,由于该国国内的武装冲突,旱地农研中心将总部从叙利亚的阿勒颇转移到了黎巴嫩贝鲁特。
“旱地农研中心不得不将其储藏的作物从叙利亚转移到摩洛哥和黎巴嫩,而种子宝库在帮助他们重建储备粮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的种子包括小麦、大麦和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的青草等,有很多都具有抗干旱特性,这种特性能够帮助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干旱地区的粮食作物经受住气候变化。
自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种子宝库于2008年开放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基因银行和相关组织向这里送来了超过86万个样本,来自4000种濒危植物物种。
它还储存了各国当地银行中种子的基因数据。一旦出现人为或自然灾害,这些种子就能派上用场,帮助我们重建粮食储备。
不过,各国的本土储备将被优先使用,只有到了最后关头,人们才能要求动用种子宝库中的储备。
“这说明我们的全球防灾储备系统的确有效。”全球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的迈克尔·科赫(Michael Koch)说道。
这座宝库坐落在斯瓦尔巴的主要城市朗伊尔城的外围地区,灰色的混凝土入口与周围的荒野融为一体。走进山坡上的大门,面前是一条长约120米的通道,一直通向大山深处。
“参观者把这里看做007电影里才有的地方。”科赫说道。最近的几位参观者包括几位美国参议员,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叙利亚则是首个使用这座银行的国家。他们从宝库中取回了数万颗种子,秘密运送到摩洛哥和黎巴嫩附近。
旱地农研中心要求取回包括小麦、大麦、小扁豆和鹰嘴豆在内的3.8万件种子样本。
该组织中心位于阿勒波,但由于战争,总部的设施已经无法继续投入使用了。(叶子)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