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新浪图片-有温度的视觉
科技图片
科技首页
新浪首页
登录
登录
欢迎你,
私信
评论
@我
退出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高清查看
大图
全屏观看
2017.12.28 19:07:22
00:00
/
00:00
关闭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下一图集
重新浏览
进入科技图片首页
关注@新浪 科技 图库
关注摄影师微博
分享到微博
1
/ 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0
“复兴号”西南地区“首秀”
杭州六旬聋哑夫妻摆摊20年 自力...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2017-12-28 19:07:22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1/5)
2017年12月29日 11:15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2/5)
2017年12月29日 11:15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3/5)
2017年12月29日 11:15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4/5)
2017年12月29日 11:15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5/5)
2017年12月29日 11:15
收藏
下载
评论 0
分享到
显示更多文字
0
条评论
|
0
人参与
网友评论
表情
登录
|
注册
|
退出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最新评论
刷新
更多精彩评论>>
已顶
+1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
(www.sina.com.cn)
顶部 “
我的收藏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http://n.sinaimg.cn/default/5_img/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YEH2-fypyuve1184573.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YEH2-fypyuve1184573.jpg/w160h120hdp.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YEH2-fypyuve1184573.jpg/w50hdp.jpg
2017年12月29日 11:1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评论
1697473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http://n.sinaimg.cn/default/5_img/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dgn2-fypyuve1184790.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dgn2-fypyuve1184790.jpg/w160h120hdp.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dgn2-fypyuve1184790.jpg/w50hdp.jpg
2017年12月29日 11:1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评论
1697474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http://n.sinaimg.cn/default/5_img/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gwh8-fypyuve1184905.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gwh8-fypyuve1184905.jpg/w160h120hdp.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gwh8-fypyuve1184905.jpg/w50hdp.jpg
2017年12月29日 11:1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评论
1697475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http://n.sinaimg.cn/default/5_img/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XBSv-fypyuve1185000.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XBSv-fypyuve1185000.jpg/w160h120hdp.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XBSv-fypyuve1185000.jpg/w50hdp.jpg
2017年12月29日 11:1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评论
1697476
德清老农手工编笪30余载 手艺濒临失传
http://n.sinaimg.cn/default/5_img/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r10L-fypyuve1185106.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r10L-fypyuve1185106.jpg/w160h120hdp.jpg
https://k.sinaimg.cn/n/default/5_ori/upload/3933d981/w900h600/20171228/r10L-fypyuve1185106.jpg/w50hdp.jpg
2017年12月29日 11:15
选料、砍竹、破竹、起篾、刮修、打光、编织、锁口,浙江德清县舞阳街道双燕村的竹编技艺人郑生法,每天都要重复着这些工序。他编织的是一种当地叫做“土笪”的农具。从三十五六岁开始,郑生法就靠着竹编土笪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如今,66岁的郑生法每天还能编上三四对土笪。土笪的制作工序说不上太复杂,但因为很多工序都是徒手做,篾条锋利,稍不注意手就会被划一条口子。至今,他的手上留下不少伤痕。
评论
1697477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加载中...
换个账号登录
×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使用QQ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
扫描成功!
点击手机上的确认即可登录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加载中...
换个账号登录
×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使用QQ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
扫描成功!
点击手机上的确认即可登录